两腿不沾泥 50位CEO种15万亩地|当前热闻

2023-05-30 09:25:46 来源:锦观新闻 分享到:
视频加载中...

成都日报版面图↑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短短一个月时间,成都平原的景色便从金黄的麦浪变成青绿的水田。小麦、油菜已颗粒归仓,眨眼间秧苗就插满稻田,向今秋的丰收进发。

天光云影倒映在一片片水田里,白鹭在田边憩息觅食,不时被驶过的插秧机惊起……在新津区宝墩镇龙马村,此刻的景象也与成都平原其他村落一般无二,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农忙时节,这里的农民竟然许多不在村里,那么他们去哪里了呢?


(资料图片)

“他们现在都到外面种地去了,我们新津龙马村有50多位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着15万亩耕地。”新津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邓洋揭晓了答案。

龙马村,正是发现宝墩遗址的地方。4500年前,古蜀先民在这片土地种下稻谷,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而今,这个村庄竟出了这么多农业CEO,这纯属巧合?还是有某种内在的渊源?一连几日,记者深入龙马村蹲点,探寻其中的究竟。

500到1500亩,派1至2人管理

凉风吹拂着田野,乡村道路上走来龙马村“90后”的农业职业经理人、汪氏家庭农场CEO游静。说起汪氏农场,那在全省都有名气,今年2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名单,新津汪氏家庭农场赫然在列。

“我们有各种大型农机具80台(套)以上,有自己的烘干中心,目前还在建一个16000吨级的智慧化粮仓。”说起这些,游静语气里颇为自豪。不仅如此,汪氏农场在全川范围流转土地规模达到2.2万亩,不仅在成都本地的邛崃、大邑、崇州、简阳流转了土地,还将脚步迈向了广元、德阳、广安、南充等地。

作为汪氏农场的CEO,游静刚刚忙完小春的收获季, 2.2万亩小麦和油菜获得了丰收,烘干中心在过去一个月里也不停地工作,每天烘干小麦和油菜达600吨。 这条村道上,来拉粮食的卡车源源不断。

汪氏农场的建立者是游静的舅舅汪友良。2008年左右,汪友良开始在新津本地流转土地,一开始只有几百亩,后来规模逐步扩大。

而游静,这个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大学学的是建筑,毕业后在外面建筑工地上了两年班,2015年回到村上帮舅舅管理农场。当时,汪氏农场流转的土地已近万亩。游静回来后,年轻锐气、具有开拓精神的他,将脚步跨出了大成都范围,流转规模也跨过了2万亩大关。

“农场共有30多名员工和我一起管理这2万多亩耕地。”游静说。 当农场规模达到2万亩以上,管理起来已经很不简单了。几年下来,游静逐步积累起了管理经验,一般来说,500—1500亩会派1—2人管理。 由于耕地分布范围广,特别是超出大成都范围的,会请当地人来管理,通过“工资+管理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来激励员工管好田、种好地。

自用机械服务他人,还能赚外快

从不懂种田到对种田头头是道,游静说,这个过程里舅舅教了自己很多。他同时认为,现在的种田和小时候种田是两码事。“我还记得小时候这个季节,父母一辈都挽起裤腿、踩着稀泥巴在田里插秧。现在,一大片地,两台插秧机半个小时就搞定了。”他说,是农业机械化让农活变得轻松了,也是因为农业机械化,才让大规模种田变成可能。

这几年里,汪氏农场添置了不少农业机械,对游静来说,一开始还有点舍不得,“好不容易挣点钱全投进去了”,但很快,“机器换人”的优势便凸显出来。 像无人机植保,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100亩,而在以往,7名工人一天才能打药100亩。

这些机械除了用在自己流转的耕地上,也为其他农民服务,服务涉及从田块整治、耕种、植保、收割、烘干等从种到收的全流程。“过去打了谷子没地方晒,只好收了谷子就立即卖给田边的收购商。卖不起价,钱都让中间商赚走了。”游静说。 2016年,汪氏农场终于自己建了烘干中心,目前的烘干能力是一天600吨,光是去年一年,就烘干了6万吨粮食。

龙马村的另一位种粮大户赵光春告诉记者,“有了烘干中心,我们收了粮食后都拉到这里来烘干。今年我收了300吨小麦,在这里烘干后,卖价从原来的潮粮1元/斤上升到干粮1.33元/斤,虽然要支付一定的烘干费用,但仍然增收不少。”

信息互通、机械共享,抱团发展成气候

“排名第一的汪氏农场2.2万亩,第二名徐小龙接近1万亩,几千亩的比比皆是……”说起村里众多农业CEO在外种地的情况,龙马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付波桃非常自豪,这位泼辣的女书记不忘添上一句:这样的村子在成都平原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

为什么村里会形成外出种地的潮流?是否真的因为龙马村地处宝墩遗址,有几千年种地的传统?付波桃说,“不排除有这种影响。我们当地人出去,都会自豪地说,宝墩遗址就在我们这儿,如果有人不知道,我们会郑重其事地告诉对方,宝墩遗址是天府之国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对于众多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外种田,付波桃将其原因归结为有人带头、抓住了先机。“最早带领大家外出种地的,是龙马村前任书记李继伟。这就是党建引领、规模种田。”因为有人带头,龙马村的人从2000年后就往外走,你带我,我带你,早早地积累了规模化种地经验。最近几年,又成立了龙马村粮农协会,大家信息互通、机械共享,抱团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气候。

只会种地,当不了农业CEO

今年3月农闲期间,新津区农业农村局曾组织游静等农业职业经理人前往川农大学习农业管理。对此,宝墩镇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古翼瑞认为,这种学习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农业CEO需要很高的专业程度,不仅要对种粮食了如指掌,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种粮食利润不高,一定要规模化才能赚钱,而且这个产业同时存在市场和气候的双重风险,需要精打细算,准确应对。

“种子、化肥、农药、机器收割、打田、插秧、植保,加起来成本也很高,种得好的人,一亩田最多也就赚500块钱,如果管理不好的话,甚至会亏本。” 古翼瑞说。市场有自己优胜劣汰的规律,如果管理不好,维持不下去,自然就会退出。龙马村现在50来名农业经理人在外搞得风车斗转,说明他们经受住了考验。

同时,从中央开始,省、市、区各级对于农业都有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规模化种田有补贴、购置农机有补贴……就拿汪氏农场正在建设的智慧化粮仓来说,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就有340多万元来自中央产业强镇资金。“这些支持,农民最有切身体会。” 古翼瑞说。

蹲点手记:

这里是成都平原最会种田的村庄

采访过程中,记者前往宝墩遗址展馆参观,见识了4500年前的水稻田,以及炭化的水稻、黍、粟等作物。展馆大门,正对着宝墩遗址的古城墙,而城墙下就是一片刚刚由插秧机栽好的水田。古蜀文明的辉煌和现代农业的先进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龙马村所在的宝墩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是成都市规划的“天府粮仓”“一带十园百片”中的“十园”之一,覆盖了5个村98%的土地。这里成为成都平原最会种田的村庄,在新津区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邓洋看来,这并非巧合,而是一种传承。“自古就有‘西河的水、宝墩的米’的说法。4000多年了,生产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但我们对粮食、对农业的情怀还是没变。”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娟 摄影 彭戈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