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些作家写了很多作品,却并不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作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些作家对生存意义缺乏终极关怀。
他们的才能和灵性并不比外国作家差,也并非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而是在写作过程中遭遇的干扰太对,遭遇的外部刺激太多,从而抑制了内心的冲动。
古代作家所处的环境太严酷,受到权力的胁迫,不能自由写作。体制内的作家都要写一些歌功颂德的作品,写一些自己的小情绪,却不敢以文字的方式写皇帝的毛病,也不能讽刺现实,更不能“哀民生之多艰”。凡是写了违背皇帝意愿的作品的作家都会被治罪,而那些写了“哀民生之多艰”的作品的体制内作家大多被贬官了,也就没有太多这样的作品流传下来了。体制外的作家大多是落第书生,积攒很多素材之后,写了某些作品,却仍然逃不脱被删削的命运,甚至直接被砍去后半截,也就失掉了作品原本的批判精神。于是,作家们创作谨慎起来,要“明哲保身”,要“为稻粱谋”,只要赚了钱就行,没必要“文以载道”,也没必要说真话,抒真情。即便到了现在,这种精神还在遗传,让很多作家都继承下来,非但对社会矛盾视而不见,而且不会行诸笔端,不会思考,不会说真话了,要写就写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东西。尤其是网络小说资本化之后,很多人都开始写网络小说,却忽略了自身生存的意义,也缺乏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说作家是社会的良心,一点都不假。作家要对自身和人类的生存意义有着敏锐的感觉,不管是个人的生存处境,还是人类的生存意义,都会成为作家笔下的素材。而作家们凭着这种敏锐的感触,会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社会真实,说真话,抒真情,才具备打动人心的意义。只是写一些供人们消遣的小品文、小说什么的,也就流行一阵子,没有传世的可能,也不可能产生伟大的作家。
作家们似乎谨小慎微惯了,缺少睥睨一切的精神气质。大作家总是关注自己和人类的生存意义,喜欢在大层面思考,当然不会放过自身个体的感知与体验,只会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却并不会只为了赚钱。现在的一些作家太在乎自己的作品出版了,太在乎人们的评价了,也太在乎获得社会的承认了。于是,他们被出版绑架,被人们的评价绑架,被社会舆论绑架,被市场绑架,不能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势,也不能对人类命运产生终极关怀。可以说,他们没有现代作家那种精神负重前行的勇气,没有对社会发展的敏感,也没有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也就缺乏对于自己和人类灵魂的关注。他们大多缺乏激情,甚至失去了说真话的能力,还不如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说真话即便说得很朴素,也能打动人,而说假话,即便写了上百万字,文笔绚烂多彩,也不一定能打动人,甚至只是博人一乐,也就失掉了文学深层次的意义。
所谓对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就是力图保持人存在的丰富可能性,文学的精神和意义就在于此,要激发人内在的精神动力,要人获得生存的主动性,比较自由地扩展自己的精神领域,不被特定的现实条件完全压扁,也不会失去人性的光辉。终极关怀经常体现为迷惘、焦灼的痛苦,而文学的根苗就在于此。只有迷惘、焦灼和痛苦才能催生伟大的作家,而整天写一些欢乐的作品,写一些迎合世俗的作品,写一些迎合某些规定的作品,也就缺少了迷惘和痛苦,当然不会生出伟大的作家了。现在的作家似乎变得很聪明,也很敏感,知道自己的写作出了问题,不敢对社会和灵魂发出终极拷问,而是认为既然一切都不可改变,那么为何不顺从呢?用表演性的言行来掩饰自己的世故和功利心,这是最让人齿冷的现象。
社会开放了,包容了,作家们不可能像古代作家一样“因言获罪”了,而是要敢说真话,敢抒真情。一方面要继承传统优秀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接受外国优秀文化的影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当然,在现代化过程中,一些作家迷失了,既没有继承古代文人的风骨,也没有把外国作家创作的精神拿过来,而是只学了皮毛,就开始写作,弄得作品里充斥着半文半白的词语和油腔滑调的句子,却还非常自恋,认为自己写的才是最好的。单从语言来看,就已经等而下之了,就更别提风格和对灵魂的关注了。他们只是为了赚钱,却失去了对生存意义的终极探寻,而且一些曾经写出过优秀作品的作家也开始被市场绑架,被权力胁迫,写不出早年写出的那么有力度有深度的小说了。
如果一个时代的作家们只是写一些迎合世俗的作品,缺乏对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那么不仅作家自己出了问题,而且这个时代也出了问题。需要作家们勇猛,有鉴别,不自私,发出对灵魂和生存意义的终极拷问和关怀,才能对得起自己手中那支笔,也才能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3 今日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